糖尿病足临床表现

俗话说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糖尿病足的发生、发展、恶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我们要善于观察,及时发现缺血部位的各种问题并将其遏制于萌芽状态。遗憾的是,有些患者不懂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,直到足部的溃疡已经形成深洞、足趾已经发黑时才来医院,往往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最好时机。那么,我们来看一看糖尿病足临床表现。糖尿病足症状缺血的主要表现: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,皮肤干燥弹性差,靠毛脱离,皮温下降,有色素沉着,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,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。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,休息痛,下蹲起立困难。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,形成溃疡、坏疽或坏死。神经病变的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一些异常的情况,包括肢端麻木发凉、异常、局部有蚁走感的感觉等,这些都是末梢神经异常的一些表现,且这种神经功能异常的表现两侧都有可能出现。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种,除了会有以上这些明显的症状以外,一些重症人群在发生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劳损时,常常还会出现骨关节及韧带损伤,从而引起多发性骨折及韧带破裂的情况。为了尽快的控制病情的发展,大家应该要发病初期,结合自己的临床症状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。

more

运动后血糖不降反升了?运动疗法怎么不起作用了?

管住嘴,迈开腿。糖友们都知道运动是控制血糖的“五驾马车”之一。本以为这个话题老生常谈,但最近还是很多糖友和小编探讨关于运动的问题。那咱们再来唠一唠,毕竟运动是保持血糖平稳的一大武器,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可是会让控糖大业事倍功半。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于提高免疫力,促进身体健康。运动对于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来说,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,也是糖友们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之一。运动能够激活人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,加速人体脂肪的消耗,降低体脂率从而达到减重效果。当体重达到合理的范围内,血糖问题就不难控制了。但是有部分尝试通过运动来降低血糖的糖友,有这么一个疑问,运动后血糖没降反而是升了,这又是为什么呢?运动之前我们有三个问题要先搞清楚,自己是否适合运动呢?怎样的运动是较好的选择?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自己是否适合运动呢?这个可要从自己的身体状况出发。虽然说运动有很多好处,但有些情况下是不适合运动的。如:合并糖尿病肾病、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、合并糖尿病眼病等等,切忌强行运动,应提前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运动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。怎样的运动是较好的选择?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,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混搭对控制血糖的效果最好。有氧运动强度低,时间长,比较有节奏感,如快走、慢跑、爬山、游泳、骑自行车、打太极拳、广场舞和一些球类运动。无氧运动有短跑、跳绳、高抬腿、肌肉训练等等。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很多糖友会走入这么一个误区,运动量过小没什么感觉,认为达不到效果。因而加大了运动量,认为运动得越多,对降低血糖更有帮助。凡事过犹不及,运动量没有控制好,反而是适得其反了,在高强度或者长时间的运动状态下,人体的应激反应就会受到很强烈的刺激,从而分泌出大量可以升高血糖的物质,使维持血糖平衡的胰岛素抑制不了这些物质。从而导致血糖升高。运动也需要把握一个“度”。运动要适当,根据自身的情况定制计划,循序渐进。运动后,有轻度的呼吸急促,轻微的出汗发热,稍感乏力,休息后消失,食欲睡眠良好,次日体力充沛,就是适合你的运动强度。有部分糖友习惯了晨起运动,其实这也是不可取的。因为这时候体内的葡萄糖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,在运动完,身体消耗了大量的糖分和热量之后,人体肯定会感到非常的饥饿,这时候如果吃东西,就会造成人体摄入的糖分和热量增多,而胰岛素的分泌速度还停留在之前的缓慢状态,所以自然就无法抑制血糖的升高。因此患者应该在运动前摄入一些食物,喝一杯牛奶或者吃几块饼干,最佳时间是在进食一小时后。运动确实可以降低血糖,但前提是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的正确的运动方式,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及运动强度。

more

新指南建议广泛使用胰岛素泵,真的有效果?一组数据解答你的疑惑。

胰岛素泵在国际上已有30多年的历史,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开始接受和使用胰岛素泵。胰岛素泵的应用,提供给患者更好的血糖控制策略,减少低血糖,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。最新指南和循证医学研究引领胰岛素泵技术不断发展,充分肯定了胰岛素泵的好处:更有利于血糖控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前者具体体现在可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、平稳控制血糖、减少血糖波动、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、更少的体重增加、改善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等;后者主要指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等。研究证据显示,同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手段,与每日多次注射(MDI)相比,胰岛素泵可在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,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有研究表明,MDI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转为胰岛素泵治疗6个月后平均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水平降低了1.1%,而继续MDI组HbA1c水平仅降低0.4%(P<0.0001),泵治疗组有更多患者达到HbA1c≤8%(55%对28%,P<0.0001)(Lancet2014,384:1265)。研究还显示,基线HbA1c越高的患者从胰岛素泵治疗中的获益越大。在研究结束时,泵治疗组的胰岛素用量更少(P<0.0001),且治疗满意度更高(P<0.001)。另一项对中国T2DM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,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,其低血糖发生风险显著低于长期MDI者(1.63%对5.94%,P<0.01)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,MDI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,在转为胰岛素泵治疗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血糖。荟萃分析亦证实,对于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1DM患者,胰岛素泵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MDI。另有荟萃分析显示,基线HbA1c越高的患者,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后HbA1c下降越显著;泵治疗可较MDI显著减少重度低血糖风险,且低血糖发生率越高的患者接受泵治疗后的安全性获益越显著。(对比MDI,胰岛素泵治疗使胰岛素用量减少20%)(胰岛素泵治疗显著降低HbA1c水平)研究证据显示,同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手段,与每日多次注射(MDI)相比,胰岛素泵可在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,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有研究表明,MDI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转为胰岛素泵治疗6个月后平均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水平降低了1.1%,而继续MDI组HbA1c水平仅降低0.4%(P<0.0001),泵治疗组有更多患者达到HbA1c≤8%(55%对28%,P<0.0001)(Lancet2014,384:1265)。研究还显示,基线HbA1c越高的患者从胰岛素泵治疗中的获益越大。在研究结束时,泵治疗组的胰岛素用量更少(P<0.0001),且治疗满意度更高(P<0.001)。另一项对中国T2DM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,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,其低血糖发生风险显著低于长期MDI者(1.63%对5.94%,P<0.01)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,MDI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,在转为胰岛素泵治疗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血糖。荟萃分析亦证实,对于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1DM患者,胰岛素泵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MDI。另有荟萃分析显示,基线HbA1c越高的患者,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后HbA1c下降越显著;泵治疗可较MDI显著减少重度低血糖风险,且低血糖发生率越高的患者接受泵治疗后的安全性获益越显著。胰岛素泵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,瑞宇医疗的技术团队不断的探索与创新,开启了胰岛素泵3.0时代,推出PH310蓝牙泵,对接互联网,畅享云端平台。手机信息共享,远程查看,生成治疗报告,契合当下生活方式,构建患者、亲友、医生多维控糖,让血糖控制更理想更智能化。疫情当前,只隔离病毒,不隔离服务。瑞宇医疗7d*24h为您解疑。更多新款胰岛素泵资料咨询0755-27883210。

more

糖尿病千万要少吃这5种食物

想要预防糖尿病或者降低血糖,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发现了两个有效方法:一是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,减少外源糖分摄入,防止血糖增加;二是通过补充某些元素,促进人体内部器官分泌胰岛素,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。糖尿病医学研究方面的一些专家解释到,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,胰岛β细胞释放的胰岛素能够加速葡萄糖的酶结合氧化,促进糖原的合成与储存,可以使血糖高的患者降低血糖。那么如何减少外源糖分的摄入呢?这5种类型食物坚决说“不”1、少吃高糖水果长期以来 ,水果一直被排除在糖尿病食品之外 ,因为很多水果中含有糖 ,如葡萄糖、果糖和蔗糖等。另外有些水果中还含有少量的淀粉 ,倘若食用不当 ,可致血糖升高 ,使病情出现反复。因此,一些高糖水果尽量少吃,例如,枣、香蕉、菠萝、龙眼、荔枝、葡萄以及葡萄干等其他含糖量比较高的水果。吃水果的时候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。2、少吃单纯的白粥白粥看起来很清淡,但是升糖指数却很高,尤其是煮得比较软烂的白粥,因此无论是白粥还是糯米粥,都不建议糖友们大量食用。如果实在想喝粥的话,建议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肉类,避免单纯的只喝白粥。3、少喝酒精饮品饮品的话推荐糖友喝白开水就可,如果觉得白开水索然无味,可以喝一些淡茶水,也是不错的饮品,利于糖友的血糖控制。糖尿病人若长期喝酒容易加重肝肾代谢负担,因为本身降糖药物就是需要肝肾代谢的,因此糖友们要注重肝肾的保护,推荐戒酒。4、少吃甜品日常生活中甜品一定得少吃,无论是糖尿病朋友还是想要预防糖尿病的人群,都应该少食这类食物。因为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糖分,会直接影响血糖浓度,对病情非常不利。如白糖、红糖、冰糖、葡萄糖、麦芽糖、蜂蜜、巧克力、蜜饯、各种果汁、甜饮料以及糖制的各种糕点等,一定要少吃这类食物。5、高油盐食物据调查显示,在饮食不当这一诱因中,长期高油盐饮食更容易诱发糖尿病。食用油超标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诱因,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极大,如果是长期高油盐饮食,则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;如果是已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,饮食仍以高油盐为主,那么其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系数也会增大,生存的预期寿命也可能会大大缩短。不管是糖友还是其他疾病患者,又或者是普通人群,想要身体健康,都必须抛弃高油盐饮食。特别是糖友,抛掉高油盐的饮食恶习,既能控制好血糖,又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。另外,糖尿病患者同时容易合并高脂血症,所以也应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,因为高血脂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因素之一。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油、黄油、肥肉、动物内脏、肥肉、蛋黄,大部分的油炸食品等,尽量控制摄入量。

more

粥到年味至,糖友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腊八粥呢?

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——腊八节,粥到年味至,家期盼人归。在腊八节这一天,喝一碗腊八粥是我们的习俗,粥虽好,但糖友也不敢尽情享用,很多糖友都会担心喝粥后血糖会快速升高。其实,糖友在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喝粥的,只是在制作腊八粥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情况来做适当的调整。制作腊八粥受欢迎用料多为红枣、薏米、莲子、桂圆干、葡萄干、白果、红豆、花生等等,口味上,咸的、甜的也是各地不同,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,包罗万象了。但是这些粥尤其是加红枣和糖的是不适合糖尿病人喝的,那么糖尿病人适合喝什么样的粥呢?专家表示,平时血糖控制比较好的糖友可以熬制自己的专属腊八粥。专属腊八粥可以用粗粮做主料,熬制成低糖腊八粥,添加燕麦和谷物等,许多研究已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,特别是燕麦、大麦和一些豆类所含的可溶性纤维,可在胃内形成黏稠物质,影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,不会导致餐后血糖突然上升。坚果类通常热量较高,煮粥的时候要少放些坚果,如花生、瓜子、栗子等。另外,粥不要熬得太烂,尽量保持原料的完整性。食材可以分批次放入,不耐煮的最后放入。熬制过程中,时间可以稍短一些,水分可以适量少一些,以粥不干、无汤为宜。但专家也提醒,即使是特殊熬制的低糖腊八粥,也一定要控制总热量,不要过多食用。最后提醒大家一点,粥熬得越烂,糊化程度越高,升糖指数也就越高。也就是说,熬得越粘稠的粥,升糖越快。糖友在熬粥的时候要注意,只要谷类、豆类熟了,就可以出锅了,营养价值是不变的。

more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